鄂溫克族自治旗成立于1958年,是全國三個少數(shù)民族自治旗之一。位于內(nèi)蒙古自治區(qū)東部,大興安嶺西側(cè),呼倫貝爾大草原東南部。東與牙克石市接壤,南同扎蘭屯市、興安盟科右前旗交界,西和新巴爾虎左旗為鄰,北鄰海拉爾區(qū)、陳巴爾虎旗。旗境內(nèi)駐有華能伊敏煤電有限責任公司、內(nèi)蒙古大雁礦業(yè)集團有限公司、紅花爾基林業(yè)局等國有大型企業(yè)。自治旗先后獲得“全國民族團結(jié)進步模范集體”“全國民族團結(jié)進步創(chuàng)建活動示范旗”“全國文明旗縣城”“全國文化先進縣”“全國民族歌舞之鄉(xiāng)”“全國文物工作先進縣”“中國旅游強縣”“全國體育強旗”“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”“國家級生態(tài)旗”等一系列榮譽稱號。
全旗轄4個鎮(zhèn)1個鄉(xiāng)5個蘇木,44個嘎查、29個社區(qū),首府所在地為巴彥托海鎮(zhèn)。轄區(qū)共有24個民族,總?cè)丝?34774人。其中:少數(shù)民族人口為61431人,占總?cè)丝诘?5.6%;鄂溫克族人口為12111人,占總?cè)丝诘?.0%。土地總面積19111平方公里,其中:草原面積11900平方公里,占土地總面積的62.2%;林地面積6462平方公里,占土地總面積的33.8%,有全國最大的樟子松母樹林基地,聞名世界的沙地樟子松林帶。
自治旗地處大興安嶺山地西北坡,平均海拔高度800—1000米。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,冬季漫長寒冷,夏季溫和短促,年平均溫度在零下2.2度—零上0.7度之間。境內(nèi)有伊敏河、輝河、莫和爾圖河、錫尼河、維納河等河流263條,河道水域面積約108.8平方公里。野生動物共有4目14科49種,其中國家級保護動物12種;鳥類共有16目34科140種,其中國家級保護鳥類49種。野生植物共有72科284屬621種,其中有經(jīng)濟價值較高的植物、食用植物和名貴藥材,如防風、玉竹、列當、黃芩、黃花菜、蕁麻、山丹、草原白蘑等。地下資源以煤為主,探明資源量455.46億噸,還有鐵、石灰?guī)r、大理石、鋅、鋁、鈹?shù)鹊V產(chǎn)資源。
2024年,全旗地區(qū)生產(chǎn)總值185.8億元;固定資產(chǎn)投資完成30.2億元;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2.4億元,其中稅收收入11.2億元;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9.1億元;城鎮(zhèn)、牧區(qū)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40700元和34783元,同比分別增長4.7%和4.3%。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